|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黑色的记忆到绿色的希望——山焦西山官地矿矸石山华丽转身记

文章来源:西山煤电集团 作者:郭旭 时间:2020年01月14日 字体:

漫步在林荫小道,徜徉在格桑花海,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满目苍翠、草长莺飞的优美画卷,耳旁传来的是悦耳鸟鸣,鼻中闻到的是阵阵花香,眼前的一切不由得让人陶醉其中。谁能想到这里竟是昔日的矸石山!

提起矸石山,人们总会用“黑脏乱差”来形容它,可当你来到官地矿矸石山治理现场,拾级而上,登临雄伟的观景台,俯瞰脚下近50万平方米的矸石山时,眼前的一切令人耳目一新,让人震撼,置身“官地矿发展记忆公园”,触摸着官地矿地名志的镌刻,参观着展示区内采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情景再现,于青山绿树间感受着矸石山从黑到黄、由黄变绿的巨变,心间涌上来的,是对官地儿女不畏艰难、治理矸山、共建美丽绿色家园的钦佩与震憾。

黑色“石头记”

矸石山其实不是山,只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越积越多,远远望去看着像山一样。它没有山的雄浑与肃穆,反而多了几分荒凉,它没有土壤,没有植被,光秃秃、黑漆漆,偶尔矸石山上会冒出一缕白烟,那是煤矸石在自燃,燃尽的煤矸石会由黑色变成红色,随之而来的是刺鼻的硫磺味。

官地矿矸石山位于矿区南山高家河支沟,走向呈南北向,南北两端地势较高,中间部分地势相对较低。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A区、B区、C区和D区四个矸石堆放区域。说起昔日的矸石山,多经公司矸石治理队队长赵新农记忆犹新:“哪儿都是黑的,每天下班回来总是一身灰尘,风一刮煤灰四起,而且,山上的煤矸石还会不时自燃,百米外就能闻到一股硫磺味,给环境造成污染。赶上下雨天,煤矸石上的化学成分污染了土壤,别提花鸟了,整个山头寸草不生。”

煤炭开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环境却亮起了红灯。

黄色“变形记”

怀着对蓝天绿地的向往,近年来,官地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实施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矸石山进行集中治理,在黑色矸石山上演了一出黄色“变形记”。

该矿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山西省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规范》等要求进行矸石场选址、建设、治理、运行和监督管理。专门成立了治理队伍,负责煤矸石的日常治理,经过反复实践和积极探索,采取“自里向外、自下而上、分层辗压、黄土覆盖”的十六字治理方针,先后启动了灭火降温工程、分级造台工程、钢筋砼拦洪坝、挡渣墙工程、黄土覆盖封闭工程,有效控制了矸石自燃,逐步实现了矸石山无明火、无冒烟的目标。与此同时,还组织专人对矸石堆体进行监测,采用热红外成像、热电偶等测温技术进行矸石山体火情分析,对潜层、深层、局部、大范围不同自燃情况,采取表面密封压实法、深孔注浆封闭法、直接开挖冷却法、挡墙喷射注浆法、开沟注浆法等相应的防灭火措施,有效避免自燃、滑坡等矸石山灾害事故。

此外,还对矸石堆体坡度大于35°或未分级的矸石坡体采取上削下填、微地形改造等技术进行削坡整型,以保证矸石坡体的稳定,为后期生态覆绿创造良好条件。A、B、C、D四个治理区域,共完成整形面积370442㎡。实现了矸石山由“黑色”向“黄色”的转变。

绿色“发展记”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官地矿干部职工充分发扬“煤亮子”精神,主动出击,打响了一场全员重视、全程投入、全域治理的环境保护攻坚战。

该矿与专业环境保护工程公司(山西大地控股民基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结合西山国家矿山公园和万柏林生态公园的地域特色,制定治理方案,在灭火防火、山体整形、拦挡支护、排水导流、生态修复、灌溉养护,道路改造以及景观建设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环境及地形地貌,合理科学选择植被物种,采取喷洒草籽、植被毯、植生袋等技术,在A、B、C、D四个区域坡面及景观平台分别种植油松、国槐、栾树、山杏、山桃、金叶榆、海棠、紫穗槐等。最终展现在矿区职工及家属面前的是集自然景观重建与历史人文再现和多元素融合的绿色生态公园——官地矿发展记忆公园。

如今的矸石山,以“矿山发展记忆公园”为主题,以“综合功能、矿山乐园;生态涵养、因地制宜;旧影再现、记忆点缀”为核心思想,采用“一轴、两线、三区、多景点融合”的整体景观设计,即:以公园主路线为轴,打造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两条线,涵盖文化历史展示区、生态自然过渡区和休闲生态观光区三大功能区域。

周末闲暇,带着朋友、家人一起漫步矿山记忆公园,回顾矿区建设的辉煌历史,近距离感受企业发展的巨变,极目远眺,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绿色、和谐、美丽的新官地将呈现在世人面前,传统概念中的矸石山,将在从黑到绿的完美蜕变中,完成新的涅槃。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