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吾格萨”的煤海人生

文章来源:攀枝花煤业集团 作者:潘梅 时间:2020年03月24日 字体:

“吾格萨”,彝语翻译成汉语是我幸福。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有虎图腾字样的遗迹,约占半数的彝族人民,自认为是“虎的民族”。目的性强、好冒险、个性自信积极、竞争力强是虎的品性。

出于对虎图腾的崇拜,他们不甘于落后,不满足于大山深处的贫困生活,迈出坚定的步履奔向美好生活,植根于矿山,在煤海中展示彝人品性。

在太平矿,目前共有彝族同胞114人,他们大多分布在全矿基层采掘队里,大家是在2003年间从凉山和攀枝花盐边县招来的工人,能吃苦、服从工作安排、遇到困难不畏难是他们在采掘队工作中的一惯表现,他们用自己在工作中的任劳任怨,展现了彝族同胞与命运抗争、奋发进取的一面。十余年来,他们早已融入矿山,在矿山大家庭里,展现彝族汉子的丰采,成为太平矿采掘一线的中坚力量。

马富军,生于盐边县渔门镇高箐村,是太平矿掘进二队的一名班长,2003年他18岁。家里共有三个兄弟,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整日面对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初中刚毕业,就辍学在家,与父母一道,经营着自家的农田。每天,望着高耸的大山,心中的最大愿望便是盼望着过上好日子。摆脱贫困的生活,是他那阵最大的愿望。“你不知道,我们彝家人其实非常能吃苦,这或许是我到煤矿来的最初动机,好多人以为我们不思进取,其实不是这样的。”与马富军交谈,他说的最多的是能吃苦,能干活。这也验证了他到矿山后的表现。18岁那年,马富军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按照彝家人的风俗订了婚,但贫困的生活,对于刚刚成了家的马富军来说,并未让他兴奋起来。“成家了么,就要尽到丈夫的责任。”马富军说。尽管未到结婚年龄,没领结婚证,但马富军想的更远些,他不想在山村里度过一生,他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双手,开辟美好的人生,让自己的妻子像城里人一样生活。适逢公司来盐边县招工,马富军报了名。报名那天,他很激动,年轻的他有力气。“我身体好,一定能干好。”他对父母说。但那阵,订了亲的未来媳妇却有些担忧,她知道煤矿工作的艰苦,更怕不安全,但这个一心要去煤矿干活的汉子却态度坚决。这样,马富军于2003年被公司招工到太平矿成为开拓队的一名工人。

初到矿山,一切是那样的新鲜,第一天下井,马富军体验到了井下的艰辛。但彝家汉子固有的血性告诉他,既然来了,就要干好。憧憬过上美好生活的动力,驱使他安下心来工作,从陌生到热爱,从热爱到提高掘进技术,他一样一样学。久了,便成了工作中的骨干。“那阵年轻,我才18岁,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想着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自己就感到很幸福,总比在家放羊、种地强。”马富军这样说。几百元,对于那阵他的家乡来说,等于一家老小一年的收入,马富军很满足。

第二年,马富军从开拓队调到掘进二队,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就担任了班长,手下有七八个兄弟伙,他自豪中感到责任重大,也在内心下决心不辜负队领导的期望。自担任班长以来,每天在井下工作面他都身先士卒。“你得为兄弟伙的安全负责,为生产任务负责。”他常常这样说。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修饰,但从眉眼里却能看出这位彝家汉子的心肠。有时下班,他主动请班里的兄弟伙喝口小酒,看到大家喝酒的模样,一天工作的疲倦也就消失了。“那阵,我觉得很幸福。”马富军说。

一晃,马富军来到太平矿已经17个年头了,这期间,他入了党,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妻子贤惠,在家做家务,照顾两个孩子,每天热菜热饭伺候着他,马富军很知足,他觉得有稳定的工作,有老婆娃儿,有稳定的收入,这便是幸福。去年,身为班长的他,曾有三个月每个月收入超万元,他很知足。未来,马富军的愿望是买房、买车,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想起这些,马富军高兴的笑了。问他在煤矿干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他笑着说:“这辈子就在煤矿干了,从矿到队对我们都挺好的,还是要好好干下去。”

今年,马富军刚好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他相信煤矿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同马富军一个队的陈则古也是来自盐边县的彝家汉子,也是一位班长,来自盐边县树河镇团山村。招工前,在家里放羊,跟随父亲做些挖水沟、修缮房屋的活路挣取收入,一天的收入也就10元钱。初中毕业的陈则古与马富军一样也希望走出大山,向往城里生活。2004年,当听说公司招工的消息,17岁的他从村里步行6个小时走到盐边县择木龙乡,住了一宿。“那一晚,在旅馆里,我辗转难眠,生怕招不上工。”想起那一晚,陈则古有些害羞地说。“到矿里上班后,最初在原三区掘进队工作,仗着年龄小,工作很有干劲,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能吃上公家饭,有固定工作了,心情很高兴。”年轻的陈则古在矿山一干就是10余年,这期间,与他一起来的五个同乡因受不了煤矿工作的艰苦,先后离开了矿山,他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而让陈则古坚持在煤矿干下去的动机,除了家里贫困,更主要的是他彻底喜欢上了这个职业。到矿里工作的前几年里,他也迷茫、害怕过,这不仅仅是井下环境,更主要的是不知可否的未来,尽管收入稳定,但家乡越来越好也在吸引着他。同龄的乡下小伙伴有人开了厂、买了汽车、盖起了洋房,时时牵扯着他的神经。陈则古找到队领导谈心,队领导告诉他:“啥工作都得有人干嘛,既来之则安之吧。”他长时间咂摸队领导这句话。“权衡了自己的能力,在回乡与矿里工作平衡后,我还是选择留在矿山,虽然苦点、累点,但毕竟是一份正当稳定的职业。”回忆起当初的选择,陈则古有些腼腆地说。坚定了这份选择,陈则古安下心来踏实工作。问他对煤矿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队里和工友们对我们彝族同胞非常好,不存在歧视我们的现象,一视同仁。这些年,井下作业现场越来越安全,收入也越来越高,干起活来也就越来越有干头。”不久后,因工作表现突出,他担任了班长。同马富军不同的是,陈则古进步更快些,也更爱学习,先后考取了《综掘机操作证》《耙斗机操作证》等操作证书。工作经历告诉他,机械化才是煤矿发展的出路。“我学历不高,不认真学习,只能拿镐干下力气的活,现在的掘进工艺比起最初变化太大了,早都实现机械化了,不学就干不好工作。”陈则古说。

正是有了学习的劲头,陈则古在工作中如虎添翼,自担任班长以来,连续7年所在班无“三违”行为、无轻伤事故,工程质量达100%,优良率达99%,他本人也在2017年获得川煤集团“十佳班组长”、太平矿“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自己也买了车上下班,有了自己的小家,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与其他彝族同胞一样,他早已把太平矿当做自己的家,在这个家庭里,陈则古靠着自己的奋斗和勤劳,丰满着自己的人生,描绘矿山的未来。

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川煤集团“优秀班组长”,太平矿采煤一队二班班长吉次有色,用了整整12年。12年的光阴,磨炼了他的毅志,也教懂他采煤工艺,更主要的是,他早已不是那个最初的追梦少年。吉次有色出生在四川省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那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因为家里穷,他没正经上过学,只认得几个简单的汉字;因为家里穷,全家人一年四季主要靠土豆充饥,兄弟姐妹三人到冬天连一件像样的取暖的衣服都没有;全家五口人还住在破旧、漏雨的土坯房里。有色是家里的老大,看着全家人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想着顶着父母反对,心甘情愿嫁给他的妻子,他心里有份深深的愧疚。“作为一个男人,就应该顶天立地;作为家里的老大,就应该会赚钱,就应该有能力养活父母、妻儿,照顾好弟妹,这是一份责任!”

抱着这样的想法,吉次有色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妻儿,告别了家乡,决定到攀枝花闯闯。他听说攀枝花的煤矿效益好,一个月能挣1千多元,就决定豁出去试试,从此开始了他的追梦生涯。

“那时没有别的想法,就想挣些钱,养活一家老小,再攒1万多元钱,回老家买个房,让全家人有个舒适温暖的‘小窝’”。

初来攀枝花的吉次有色,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只能到小煤窑碰运气。在小煤窑的日子,他既高兴又恐惧。高兴的是终于有了一份“正经”工作,虽然累,可是能挣到钱;恐惧的是因为小煤窑安全投入不足,纯粹是人与自然的斗争,这钱挣得让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第一个月,他收入了600元,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淘金的收入。

后来,他所在的小煤窑被大矿“收编”,他成了太平矿的一名工人,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事。初来乍到,他对煤矿有了新的认识。井上,宽敞整洁的办公楼、学习室,还有24小时供应热水的职工澡堂;井下宽阔的巷道、色彩鲜艳的安全警示标语,便利的交通工具……无不让吉次有色感到耳目一新,他觉得,这儿才是追梦的地方。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找到队领导说:“我想多挣钱,想买房,这儿工资高不高,钱好不好挣?”队长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只要你好好上班,肯吃苦,肯干,工资就会高;只要你按章作业,注意安全,这钱就好挣。”吉次有色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他反复琢磨着,觉得队长的话在理。

从此,他把安全放在“天”字号的位置,从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在班前会上认真听,用心记——坐人车不能将头脑伸在外;严禁扒、蹬、跳;认真执行“敲帮问顶”“一炮三检”……到达工作现场,他就时时小心,处处留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岗前培训的要求,按章操作。

“只要不违章,就不会出事;只要肯吃苦,就能挣到钱。”2005年底,吉次有色离开家的第四年后,他终于攒了1万多元钱,高高兴兴地带着妻儿回到了山村,买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由于他没正经读过书,虽听得懂汉语,却不会写汉字,这给他的学习带来了意想不到困难。为了提升技能,他练就了“顺风耳”和“最强大脑”,班前会上,他总是喜欢挨着队长坐,全神贯注地听队长讲安全规程,分析事故案例,安排重点工作,并把它们一股脑儿地全装进自己的大脑里;遇到不懂的地方,他总是缠着队里的技术员打破沙锅问到底。久了,他成了工作骨干。

2010年,担任班长后,吉次有色干起工作来更加卖劲了。他基本上没怎么休过双休日和节假日,只要一下井,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注重质量,盯住细节,勤于检查,抓好落实。他凭着勤奋努力,任劳任怨,赢得了全矿干部职工的认可,多次被矿评为“优秀班组长”“先进生产者”。

10余年的矿山生活改变着这些彝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与观念,融入矿山的他们饱含对矿山的热爱与坚守,豁达与甘于吃苦,成就了他们在矿山中的今天,随着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职工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彝族同胞找到了他们的人生目标,他们奋进的身影,就像他们火把节展示的篝火般激情而热烈,成为矿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卡沙沙煤木”——感谢煤矿!这是在矿山为人生奋斗的彝族同胞们发自肺腑的共同心声。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