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山东大学开了个文学“馆子”
文学生活馆吸引了大批不同年龄段的文学爱好者(疫情前资料片)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近日,一段《围城》的自由配音登录B站,由“00后”大学生黄桢豪带领10来个小伙伴配音制作,这是一篇结课作业。从阅读、欣赏到精选片段、配音,最后制作音视频上传,让这群年轻人真正走进了文学经典,而引发大家结合经典阅读进行创作的就是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在抗击疫情特殊时期,文学生活馆《领读经典》系列课程通过中国大学MOOC(慕课)向社会免费开放。
文学生活馆由《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项目衍生而来,蕴含着“文学生活化”和“生活文学化”的人文追求。
这个根植于文史见长的百年山大的文学馆,从温儒敏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到谢锡文教授主办的一系列文学经典讲座;从山东大学知新楼的一间报告厅,到校园内一个公共文化空间,被文学爱好者亲切称为“馆子”的文学社区,蓬蓬勃勃地成长起来。
“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
作家群体每天的阅读时长最长,其次是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但每天阅读两小时以上的仅占23.3%。有35%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甚至有2%的学生选择了“讨厌阅读”……
201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被聘为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以他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启动。
课题组深入乡村、企业、学校、街道,向农民、工人、学生、市民发放调研问卷,了解全社会文学阅读的状况,包括新的趋向与问题。温儒敏说,专门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就是强调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
谢锡文教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他还依稀记得当年山大的文学气息之盛,中文系几乎每位老师都开讲座,袁世硕、孔范今等先生的讲座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点燃了文学阅读热情。借助课题拓展向公众进行文学传播,在温儒敏教授的学术理念引领下,谢锡文教授带领她的科研团队在展开“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调研的同时,创办公益性文学经典阅读平台——文学生活馆,面向社会开放。每到周五晚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走进山东大学,听专家品评经典,解读名著,而那些被文学经典吸引而来的校内外听众,正是“文学生活”的调研对象。
每次讲座前,文学生活馆会通过“问卷网”发放一份关于阅读时长的调查问卷,结果并不乐观。从阅读时长来看,作家群体每天的阅读时长最长,每天阅读文学书籍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占85%;其次是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但每天阅读两小时以上的仅占23.3%。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某小学的调查,一年级学生在“是否喜欢阅读”这个问题上仅有21%的学生选择“十分喜欢”,有3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甚至有2%的学生选择了“讨厌阅读”。
在温儒敏看来,现在虽然读书更为方便,但人们已经很少有耐心完整地读完一本书。读经典,就好比是“思想的爬坡”,文学生活馆的“领读经典”,就是引领人们多读一些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从趣味转向文学传播
从2013年开始,几乎每一个周五晚上,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一间普通的报告厅,都会有一群文学爱好者聚集。妙趣横生的现场气氛、朴实无华的语言修辞、通俗易懂的讲授模式、热火朝天的交流互动,无不激发着读者的求知欲望和阅读期待。
讲台上轮番站过长江学者、高校校长、大学教授,还有热爱文学的中学高级教师。而讲台下自愿来听讲的,有白领高知有普通打工者,有白发老者也有稚嫩孩童,这两三个小时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学生。
面对老人小孩求知的目光,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开军坦言,自己刚站上这方讲台,心中总有怕大家听不懂的焦虑。一场场讲座下来,教师们面对与大学课堂大有区别的文学生活馆,倾听受众反馈,调整选题思路,关注传播效果,由于内容的趣味性、话题的共鸣感和师生的互动性越来越强,讲座的效果越来越好。
已经毕业的山大数学院学生丁华健曾是文学生活馆的“技术总监”,从2013年12月6日第一期讲座开始,他见证了“馆子”最初的成长。他回忆,刚开馆时,来的人并不多,座位也没限制。没想到几期后听众激增,出现了严重的抢座占座现象。
一个基于“文学生活调查研究”的系列文学讲座,竟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这是谢锡文教授没有想到的。她说,文学生活馆最初只是想搭建一个调研平台,将文学生活的调研对象聚集进来,便于我们作数据采集和深度访谈。谢锡文感慨,“这个‘接地气’的国家社科项目,让我有了从一己之学问趣味转向公众之文学传播的机会。”课题组真实感受到大众对高品质文学经典传播的渴求,200人的教室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2014年起,文学生活馆几乎所有讲座课程均开启同步直播。如今,文学生活馆已经形成《领读经典》《人文课堂》《作家讲堂》《走进科学》《经典十课》《山大幸福课》等系列课程,普通大众可以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选修相关课程,也可以在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和齐鲁壹点等音频平台,用耳朵阅读。
被文学滋养的生活更美丽
丁建华,山东大学会计,已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完成《领读经典》三门课程,55岁的她如此感慨:文学是干净的,美好的,带给人身体的放松和内心的愉悦。
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谢依伦,在听完有关《骆驼祥子》的讲座后感触很深,这位出身社会底层的博士生在祥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获得了自我激励的力量。由此他对文学生活馆更加关注,还带着家人一起来听讲座,并自觉成为文学生活馆的一名志愿者。
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医生带着水和面包,下午四点多就来到文学生活馆,准备听廖群教授晚上七点开讲《山海经》。他说,小时候从鲁迅的作品中读到过《山海经》,就一直想搞清楚,《山海经》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文学经典讲座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谢锡文分析,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很多,但大学面向社会开放的资源并不多。大学是文化的高地,在百姓心中,走进山大听讲座是一件很神圣的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学经典,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
开启了文学生活馆首期讲座的山大附中赵克芳老师说,现代人的心中有很多心结打不开,文学能让人在生活奔波之余得以休憩,体味文学之美对生命的滋养。
被文学滋养过的家庭生活的确更美丽。山东建筑大学教师孔敏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几乎听完了每一场讲座。听完“折梅煮酒话三国”那期讲座,她和同来的邻居聊到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记忆,妈妈对孩子说:“将来你们长大了,也可以给你们的孩子讲讲,你们小时候,妈妈带你们来文学生活馆听讲座的美好记忆。”
赵克芳说,很少有人会完全拒绝文学和艺术,但需要有人把普通大众内心的这种热爱点燃。文学生活馆正是践行了温儒敏教授“文学生活化,生活文学化”的学术理念,把一场场文学经典讲座做成了“浸润式人文教育”,把大学校园变成了“体验式博雅课堂”。
“有温度”的校园文化空间
1903年,法国学者朗松在题为《法国外省文学生活史研究计划》的报告中提出“文学生活”以及“文学生活史”的相关概念;2009年,时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提出要研究中国人的“文学生活”;2012年,以温儒敏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启动;2013年,谢锡文教授主办的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系列讲座开讲;2018年,文学生活馆实体空间在山东大学建成;2020年,文学生活馆社区分馆落地山东大学驻地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街道。
舒适的木制桌椅、精巧的茶具和绿植、悠扬舒缓的音乐、馥郁飘香的咖啡,还有满屋可供阅读的经典书籍……2018年4月,当文学生活馆校园实体空间出现在山大中心校区创客一条街,一下子惊艳了整个校园,文学生活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者、山大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侯滢把多年的广告策划经验融入文学生活馆的视觉打造,让文学生活由抽象的文字进入可感可知的空间享受。
文学生活馆迅速成为山大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从2017年校庆集合了山大最强阵容的“经典十课”,到跨学科对话与碰撞的“名家沙龙”,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听课没有门槛,文理医工各学院、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听。讲座进行网络直播,同学们可以从网上下载视频、音频,随时学习。教师不限于山大,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受邀前来,讲授最前沿、最专业的研究成果。
2019年4月10日,由EHT项目和中科院共同发布的“黑洞”照片激发起大众对宇宙的好奇心。4月19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张帆副教授做客文学生活馆,向同学们解析黑洞照片的拍摄方法和拍摄过程,来自经济学院的李长昊说,这场讲座“让我们这些非物理学、天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仰望星空,跟随科学家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清明时节话清明”“端午时分说端午”“风俗美食话中秋”“把酒登高说重阳”……这些体验式课程,将中国传统节日体验融入大学生活,形成《我们的节日》特色课程。《美食美课》则将课堂开进食堂,厨师变身教师,学生在美食制作与体验中感受“儒风食礼”,研习中西餐饮文化。
“文学生活馆是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提升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资源的典型。”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第一个报名中国大学MOOC(慕课)领读经典课程,并且致力于将领读经典系列课程打造成面向各学科开放选修的“微专业”,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育人目标。
谢锡文说,其实,这原本就是文学生活馆的应有之意。文学生活馆由《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项目衍生而来,蕴含“文学生活化”和“生活文学化”的人文追求,文学生活馆创设的初衷就是让人们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为心灵寻觅一处诗意的栖居地。
相关链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视听阅读
2017年7月13日
《领读经典》:接地气的“文学生活馆”
《领读经典》 谢锡文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3
山 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办了一个“文学生活馆”,已经好几年了,口碑挺不错的。每次活动都有很多听众来听讲,百十人的报告厅坐得满满当当,有些人只好坐 地上。真想不到,在当今,文学讲座还能如此受热捧。其实这是普及性的讲座。主讲的大都是学有专长的学者、教授,题目是从古到今中外文学名著的解读,听众则 以校内外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为主。这完全是公益活动,在当今这样浮躁的环境中,能坚持多年也很不容易。“文学生活馆”虽然挂在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的名下,但具体工作都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谢锡文、马兵、侯滢等老师和一些志愿者做的。我欣慰地看到,这个活 动的确帮助我们接触和了解到“文学人口”的状况,也看到社会上“文学生活”某些真实的侧面。现在“文学生活馆”把讲座的内容汇集整理出书,是一件有意义的 事。它能将山东大学的“文气”更加广远地传播,惠及更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学生活”。
这套书的编者要我写篇序言。我想把一篇旧文拿出来,附在这里,希望能让读者多少了解什么是“文学生活”,以及为何要研究“文学生活”。再回过头来看“文学生活馆”的这些讲座汇集,也许就更有意思了。
现在我就把旧文抄录于此:
当 下,不少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在“兜圈子”:只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这个圈子里打转,很少有人把目光放到圈子之外的普通读者身上。当然,这并不 是说这种重在作家、作品评价的研究不好、不重要。相反,文学研究在作家、作品的一亩三分地上深耕细作,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多数文学研 究只在“内循环”式研究的一条道上走,不考虑普通读者的接受情况,割裂了作品与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今天的文学研究之所以单调乏味、缺少活力,恐怕与这种 做法有很大关系。
文 学研究离不开“理想读者”。所谓“理想读者”,并不是大众眼里高不可及的专业评论家,而是被很多人忽视的普通读者。很多情况下,能够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 作家作品实际效果的,首推普通读者。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参与”文学活动。所以,普通读者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不仅理所当然,而且很有必要。同样,作为 文学研究的“大头”,文学历史研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家与评论家的“对话”,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到大量普通读者身上,看他们所传递出的普遍的趣味、审美与判 断,因为普通读者才是更准确、更真实、更富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但要重视专业评论家写的文学史,还要关注并写出大众的、群体性的文学活动史。
文 学研究一旦走进普通读者,就会豁然开朗、别有天地。我国现在每年有3000多部小说问世,但生产、销售、传播、阅读等情况我们并不是很清楚。比如:那些畅 销小说是怎样出炉并引发轰动效应的?这些小说主要在哪些方面引起当代读者的兴趣或关注?怎么看“策划”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普通读者的“反应”和批评家的 评论之间有什么不同?小说如何影响普通读者的精神生活?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下功夫琢磨。研究透了,弄明白了,是很有意义的。再比如,社会各阶层文学阅读 状况,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中小学语文中的文学教育,电视、广告中的文学渗透,甚至四大名著、古代诗词对当代精神的影响,等等,都可以做专题调查研究,也 同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当前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文学阅读情况,包括农民、城市白领、普通市民、大中小学生等群体的文学阅读调查,一些重要文学类型,如 诗歌、武侠小说、打工文学等的接受情况,文学经典在社会的传播、阐释、变异的状况等,都大有文章可做。
因 此,走出“象牙塔”,走进生活的广阔天地,走进社会大众,是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做到这一点,既要关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读者的“反应”,又要分析文学作 品和文学现象在社会精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创造性地运用访谈、问卷、个案调查等方式,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充分论证文学的社会“事实”。只有进 入粗粝但丰富的现实生活,文学研究才能接通“地气”,把最真实、最生机勃勃的一面还原给作家和研究者,从而打开束缚创作灵感的“绳扣”,激活被“学院派” 禁锢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