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姚老:您总说你是一名矿工

文章来源:陕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 作者:杨勇 时间:2020年09月10日 字体:

谈及姚筱舟,大家总是把他的名字同雷锋、作曲家朱践耳、著名歌手才旦卓玛的名字连在一起。对于中国人来说,《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并不陌生,耳熟能详,不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会唱上几句。这首歌唱遍大江南北、祖国各地,热情讴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华人民祖国和人民。这首歌被人们常唱不衰、经久不息、响彻华夏。

起先,我并不知道姚筱舟,做梦都不会相信这首歌的词作者姚筱舟还是我们铜川矿业公司(铜川矿务局)的矿工,做梦都不会相信这首歌的词作者姚筱舟还是我们《铜川矿工报》社的编辑记者,能与他的相识全靠《铜川矿工报》这个“矿工挚友”。

那个时候,我是铜川矿业公司最基层的一名通讯员,写稿也成了每天的“必修课”。那段时光,不是让别人捎稿子,就是到邮局寄稿子,要么就是自己坐公交或骑自行车或徒步到《铜川矿工报》社送稿子。而那个时候,报社的办公条件非常俭朴、简陋,一个大编辑部里摆放着七、八张桌子,所有编辑记者在一个编辑部里学习、工作、编报、办报、写稿、审稿、校对,不管谁看到什么好标题,遇到什么好文章,读到什么好语句,发现什么好线索都与大家共享分享,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真的不亚于抽根好烟、品口美酒。那个时候,姚筱舟老师正是《铜川矿工报》社文艺编辑(四版编辑),久而久之,我便认识了姚筱舟老师,还有其他编辑记者。

记得有一次,在报社的楼下,姚筱舟老师见到了我,处于对编辑老师的“敬畏”,我想绕过姚筱舟老师,没曾想,姚筱舟老师叫了一声“小杨,是来送稿子的吧!”,闻听此声,感到亲切和温暖。在与姚老谈话中我说:我是个新手,是不是稿子非常难上报纸啊!姚筱舟老师总鼓励我说:不是,越是新手,越是最基层的同志、越是生产一线的通讯员,稿子反倒越好编、越好上。小杨,你随便拿张报纸看看,大部分作者都是矿工和通讯员,不是什么大明星、大名人。

还有一次,我在报社遇到了姚筱舟老师,姚筱舟老师问我在什么单位工作,干啥工种。我说:在矿区铁路。并向姚筱舟老师请教如何抓新闻、采写有质量的好稿件,姚老师对我说:咱们铜川矿务局自营铜川矿区铁路、咱们煤矿工人从事铁路工作这本身就是最大、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新闻,而且是最好的新闻。铜川矿区铁路那些开火车的、修线路的、扳道岔的、舞信号的所有职工都是一篇篇生龙活虎、活灵活现的好新闻、好故事。只要你多跑、多看、多想、多写,不愁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关键在于你的努力和勤奋。他还向我讲起他写作的经历,讲到:小杨,要想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多看些文学作品。

一次次难得可亲的见面,一句句难忘可敬的话语,总让我对姚筱舟老感怀、感恩、感记、感动。

然而,作为文化名人,姚筱舟老师不论何时何地何处总是谦虚地说“我是一名煤矿职工,我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像矿工那样去流咸涩的汗,走艰辛的路,写开拓者的歌”。

在2019年铜川矿业举办的“迈进新时代,奋斗向未来”铜煤历史优秀文艺作品颁奖活动中姚筱舟老人发言时讲到:“创作是我的快乐,我永远是名矿工”。他是嘉宾发言最短的一个,也最朴实、最动听、最动人的话语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这一句话永远刻在我心里。这句话也感染教育了很多人,激励鼓舞了很多人。

这句话,我想了许多、也问了许多人。我想姚老作为是一名党员,一个知名的文化名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的品质品格和做人风范。一时间,我豁然开朗,终于从姚老的品质品格和做人风范中,找到这句话最完美、最完整、最完好的答案。

在姚老逝世一周年之际,我拿起身边《铜川矿工报》,对了如今《铜川矿工报》可是省级企业报十佳办报示范单位,在传承姚老那一代人办报宗旨同时,新版报纸电脑编稿,彩色印刷,套色排版,非常大气时尚和美感,而且每期还在铜川矿业公司网站上发布,全世界所有的人足不出户,只要通过电脑和手机百度一下“铜川矿业公司”“铜川矿务局”,点击一下,就可以轻轻松松浏览《铜川矿工报》啦。

谨以此文献给姚筱舟同志和《铜川矿工报》创刊50周年。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