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忠诚担当的救护先锋

——记甘肃省煤矿应急救援先进个人严志强

文章来源:华亭煤业 东峡煤矿党建工作部 作者:白银宝 时间:2020年09月08日 字体:

今年41岁的严志强,1999年6月从甘肃省煤炭工业学校毕业后,同年10月在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华亭煤矿通灭队工作,他扎根一线,勤学苦练,用千锤百炼铸就刚劲铁骨。一年后他就被矿上聘任为通灭队技术副队长。2008年6月因工作需要,严志强被调到矿山救护大队工作,这一干就是12年,先后担任过华亭二中队副中队长、战训科副科长,矿山救护大队副总工程师、华亭一中队党支部书记、中队长。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在救灾抢险的危机时刻,严志强冲锋在前,多次顺利完成救灾任务,为公司矿山救护大队增添了光彩,为全体救护队员树立了榜样。先后40多次被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双文明竞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四优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2012年、2019年三次被甘肃省煤矿应急救援评为“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

用心钻研成骨干

2009年的一天,严志强临危受命,参加省上应急救援培训学习,这一次大好机会,点燃了他学习技术和科技创新的梦想,面对国内、国际矿山应急救援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突飞猛进、管理水平日新月异的形势,不学习就无法胜任工作,于是严志强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他认为起点低不要紧,只有努力才是硬道理,努力学习就能缩短和别的差距。培训期间,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后他还自动“加餐”,并通过网络和参考书籍等,想尽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回到单位后他结合培训学习到的知识,在总结大队技术、装备水平的基础上,负责起草了《救护大队2008-2013五年科技规划》,提出了以《灾区通讯》《人员精确定位与搜救》《灾区远程自动化无人侦察》等技术为主要研究课题的10个科技发展项目,还参加了《RB2002A井下无线救灾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矿山救援可视化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在煤矿救援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井下遇险人员生命探测与精确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矿山应急救援技术创新项目4项,其中获甘肃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矿山救护》杂志发表论文4篇。《灾区内互换正压氧气呼吸器氧气瓶技术的实验研究》等2篇论文被录入《中国煤矿应急救援基础研究》。先后组织实施《灾区内跟换正压氧气呼吸器》《苏生器外接氧气瓶》等小改小革技术项目5项。这些矿山救护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解决了灾区复杂环境下通讯、人员搜救的难题,使大队的科技水平和装备能力迈入了国内同行业先进行列。

在日常技术管理中,严志强先后总结提炼了《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灾区内更换呼吸器》《救援准备》等5项实操项目的技术规范和流程,并在大队推广训练,形成统一、规范的模式,使大队战备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2010年,根据华亭煤业公司在各二级单位导入并运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在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基础薄的情况下,组织3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查阅资料,指导3个中队、9个小队完善基础资料、规范日常管理,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确保大队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导入、认证和顺利运行。2011年,严志强组织编制了《救护大队仪器装备操作规程汇编》《服务矿井概况汇编》《业务理论知识题库及矿井概况汇编》等制度性、技术性基础资料。

多年来,面对行业内应急演练不能与救援实战紧密结合的技术短板,严志强率先提出将体能训练场、演习巷道假设为灾区,将闻警集合、下井准备、灾区急行军、灾区气体检测、高压脉冲、高泡灭火、巷道支护、伤员搬运、医疗急救、灾区封闭与恢复通风等项目有机结合,将灾区检测、人员搜救、巷道支护、灭火等先进装备全面投入演练,形成了多种灾害的应急演练模式,并经常性开展不同小队、不同灾情、不同装备情况下的应急演练,有力推动了大队实战水平的提升。

每一个荣誉取得的背后都离不开艰辛的付出。2009年,在参加甘肃省第九届煤矿救援技术竞赛中,有4人在个人项目中都获得了全省前六名的好成绩,由他担任指挥员的模拟救灾项目更是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历史最好成绩。2010年,在参加全国第八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他参与的模拟救灾项目在全国36个竞赛队伍中获得了第十八名的好成绩。

党员就要比别人干得多

矿山救护大队担负着矿井水、火、瓦斯、顶板、透水等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多年来,严志强和队友们面对着生与死、血和泪的严峻考验。他从矿山冒顶片帮、高温火灾、巷道坍塌等救援现场一路拼杀出来,带领救援队伍成功处置多起灾害事故和抢救遇险遇难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矿山救护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的铮铮誓言。

每次事故救援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严志强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深知,作为一名党员,党员就要比别人干得更多,付出的更多,还要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出来,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严志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1年4月5日晚12时05分,大队接到甘肃正南核桃峪煤矿事故救援电话后,当时严志强正感冒发烧,白天还抽空输液,但是接到大队救援命令后,他二话没说立即带领两个小队出动,于4月6日凌晨2时48分到达事故矿井,到达后首先对事故矿井运输、通风、排水、通讯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侦查,并协助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制定了“先通风、再排水、快施救”的救援方案。这次事故救援历时六天六夜,严志强没有离开过现场一步,和全体队员克服现场情况复杂、涌水量大、救援空间狭小、难以实施联合作战等实际困难,他带领救援队伍毅然冲上前线,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利用所学本领正确预判险情、勇敢作战。为抢占最佳救援时机,他排除艰难险阻,手掌和膝盖被锋利的石块划出了道道血口,也浑然不知,那时的他心里只有救人的念头。靠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作风,圆满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救援任务,但严志强由于积劳成疾,瘫软在地上,回到单位后强打起精神,继续坚持上班。

2011年4月27日晚21时,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厂坝铅锌矿吊坝沟一号矿硐8名矿工被困井下,在得到救援命令后,严志强随队立即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行使,在离事故井筒还有4公里的路程时,没有大路,只有崎岖的山路,队员们在漆黑的夜晚跑步前进,于4月28日凌晨2:00时到达事故矿井,因为是一个废弃的矿井,井筒里没有台阶,也没有照明,更别说有扶手,更加困难的是没有通风,严志强带领队员主动行走在最前边,连滚带爬赶到出事地点,“这里危险,你们监护,让我来!”严志强命令队员待命,自己却冒着危险清理杂物和障碍物,确定没有危险后严志强才要求队员进去救援。在这次事故救援中,严志强连续28个小时没升井,一直奋战在救援最前沿,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凉水,在700多米的井筒里来回穿梭,忙个不停,咬紧牙关和时间赛跑,和困难较量,待8名遇险者全部抬出井口后,严志强双手布满了血泡,全身都疼,整个人像是从煤泥捞出来的一样,全身上下就剩下牙是白的,他冲锋在前,扎实苦干的精神让队员钦佩不已,大家都说:“这样的中队长我们佩服。”

多年来,严志强参与并指挥处理矿井火灾事故、冒顶事故等应急救援工作16次,启封火区20处,破除密闭31道,排放瓦斯23次,完美的诠释了关键时候“拉得出、冲的上、打得赢”的工作要求。

大家好小家才幸福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的时,队员们都想回家过年,严志强和常人一样,也想回家团员,可是一年、二年……一晃12年过去了,结果每年他都让自己的队员轮流回家过年,而他年年春节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

严志强的父母在上关镇小川村居住,父母是地地道道农民,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严志强几乎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去年他75岁的老父亲患病住院,因为工作忙,脱不开身,他只好给家里捎去几百元钱,自己却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每每想起这些,严志强都觉得愧对于父母,愧对于妻子和两个孩子。

严志强和妻子的小家在砚北花园,离上班地方不足两公里,可他还是很少回家,家里的家务,照顾孩子等大小事全部压在了在华亭煤矿上大班的妻子身上,而他一心扑在工作中,从没有因为家中琐事耽误过工作,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投身到矿山救护事业,妻子说:“我嫁给你,你却带我一起嫁给了你的矿山救护事业。”严志强的妻子贤惠、温柔,只要他一回家,总是端出热乎乎的饭菜,默默地照看孩子和家,从不让他为这个家操心而影响工作,即使妻子有病在医院输液,打针,严志强也没有陪她一天,妻子多么希望丈夫能陪在她的身边啊!为此严志强说:“家需要照顾,队上同样离不开,企业是员工的衣食父母,在最需要我们的时刻,一定要尽一份力量。”他安慰了妻子一番,就又踏上了通往上班的路。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