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青春智慧奉献梦想
随着淮北矿业新一轮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座座矿井拔地而起,激励着矿区一批批热血青年,涌动着奉献的激情,投身矿区建设,用绚丽的青春为新区开发建设谱写出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一个个有志青年在岗位上锻炼成长,脱颖而出,成为矿区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淮北矿业集团劳动模范、工程建设公司安装管理部高级技师、2012年淮北矿业第十一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电气试验专业技术状元王发猛就是其中之一,他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成就了金蓝领梦想。
今年38岁的王发猛,1996年毕业于淮北煤炭技工学校。他虚心好学,上进心强,分配到安装管理部以后,就爱上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这一行,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便整天同工友们摸爬滚打在一起。他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从思想上与这支矿区机电设备安装队伍融合到一起,他所在的管理部施工技术组主要负责所属八个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管理部的各个工地,遇到井下或野外工程,还要深入井下,到施工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可以说既紧张又繁琐,既脏又累,并经常与有害、有毒物质打交道,但他从不计较。近年来,赶上矿区开发建设的大好机遇,工作多年的他,已经参与或组织施工各类矿井大型电安工程四十多项。
仅2012年至今,王发猛就先后组织参加了淮北选煤厂改扩建;桃园煤矿西风井瓦斯抽排站配电安装;杨柳煤矿瓦斯抽排站配电、北风井通风机配电、注氮车间配电安装;杨庄煤矿原煤系统改造、北风井通风机配电安装;涡北工业园110KV智能变电站、生产系统10KV变电站安装;孙疃煤矿北风井35KV智能变电站安装;祁南煤矿瓦斯抽排站改造等近20项工程的施工。
取得如此业绩,绝非偶然。他知道自己从事专业的重要性,也大大激发了他学精、干好大型电气设备安装这一行的决心。
啃书本,重实践,提升自己
上个世纪90年代GCS低压开关柜刚刚进入淮北矿区,之前王发猛和工友们从未接触过。一次供货商送货到现场,王发猛觉得稀奇,就这儿摸摸那儿瞧瞧。供货商到跟前不屑地说:没见过吧,别碰坏了,一看就知道是个土电工。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王发猛。因为刚从技校毕业没有一点儿实践经验。身为电工的他,经过不断地接触各类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渐渐地了解了电气设备安装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一点儿疏忽就容易出重大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全面掌握电气设备安装专业理论知识,做个行家里手,不能再让别人说是个土电工。他刻苦学习技术,钻研业务,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冬天冻手冻脚,他就在被窝里学;夏天蚊虫叮咬,他就坐在蚊帐里学,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第二天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他自学了《西门子S7-200/300系列PLC入门》《变频器原理与应用》《智能变电站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已熟练掌握了线路、电路的现场施工基本要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多次解决了电气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在工作中已能够独当一面。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进步,需要安装的矿井设备的科技含量也相应增加,使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常说: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如果不及时补充和交流,就不能适应矿区建设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在业务上,王发猛更加勤奋刻苦,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勤学求精。他经常自费购买各种电气类和计算机专业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给自己充电补能。同时,还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求教,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便更好地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并于2011年取得了华东电力监管局颁发的三种《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类和特种类)。通过各种再教育培训进修,使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也使他的专业技术水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12年10月,涡北工业园110KV智能变电站安装工程,由于智能变电站安装是一项创新性较强的工作,也是他们第一次安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王发猛接到任务之后首先参照专业书籍组织制定该工程实施方案,然后每天白天都在施工现场,晚上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就查阅书籍,就这样连续工作三十多个工作日,使该变电站顺利通过电检部门验收,并一次投运成功。
技术精,业务熟,解难除险
2011年,正值盛夏8月,王发猛接到了施工信湖矿35KV临时变电所安装工程的任务,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且无施工图纸的困境,他和其他同志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毅然承担了这个施工任务,他结合当时的施工条件,只能是一边忙设计,一边赶施工。变电所用的35kv断路器及主变和6kv开关柜均为兄弟单位退役设备,控制、主变保护部分均采用新购组件组装。这样就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由于没有任何数据资料,到了现场之后,王发猛和其他施工人员就先核对实物,一根根的查线,绘制开关的控制原理图,构思变电所的控制及保护逻辑,选取控制组件的型号和规格,主变微机综保到了现场以后,王发猛又根据综保各开关量输入点,以及各种保护信号输入及输出点,绘制了主变控制及保护部分原理接线图,并选择了控制电缆的规格型号和数量,从而为临时变电所工程顺利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进入调试阶段,当调试到主变保护时,断路器就是不跳闸。开始以为是机构卡滞造成的,于是就对机构进行了处理,可是仍然不能正常动作。后来,断定是跳闸线圈绝缘老化,导致其吸力不够所致。于是就把跳闸线圈拆下来,按照其匝数及线径重新绕制,更换送电后,运行正常,从而如期完成施工任务,保证了矿方的筹备工作顺利进行。他就是这样,以苦为乐,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锤炼,逐步成熟,他不仅好学,而且善思。
在孙疃煤矿压风机房调试阶段和桃园煤矿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中,由于施工图纸不清,且厂家未来配套电气相关技术人员,开关接线端子对应不上,从风机端子出来的两根控制线始终没办法接线。他到了现场以后,发现风机本身设计的控制方式为接触器控制方式,而矿方配置的高压开关柜为断路器控制方式,这两种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接触器只有一个线圈,通电时吸合,断电时分开,只要有一个接点输出(即两根线),就可以启动、停止以及保护跳闸;后者断路器有两个线圈,断路器在分闸状态,合闸线圈瞬间带电,断路器合闸,机械保持合闸状态,合闸时,分闸线圈瞬间带电,即实现分闸及各种保护跳闸,最少需要两组接点输出(即三根线)。后来采用了压风机控制保护PLC的备用输出继电器的接点,与高压开关柜控制部分实现联结,最后联合试机成功一切正常。
在施工桃园煤矿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中,由于桃园煤矿35KV变电所的35KV部分布置在室外,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无法实现机械闭锁,当时由于设计漏项,隔离开关与断路器之间没有电气闭锁,这样就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将直接影响煤矿的供电安全,他立即将这个问题向矿方反映并与综保厂家协商解决方案,但厂家给出的结论却是否定的。因为综保对开关量的采集、传递以及下发指令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开关转换为就地操作系统,指令还是发不过去,这样还是存在事故隐患。为了排除这个事故隐患,王发猛查阅有关数据,根据原理及正常操作程序进行重新配线,最终实现了闭锁。此更改也得到了设计院的认可,从而排除了电气设备运行中的事故隐患,得到了矿方高度赞扬。
2013年5月,孙疃煤矿北风井35KV智能变电站送电时,微机综保总报主变高压侧CT异常。这使变电站不能向外供电,此时冻结站安装完毕,整个风井施工都在等着变电站供电。集团公司下了死命令当天冻结站必须开机,否则将从重处罚。王发猛赶到后,从综保调出测量参数发现主变高压侧CT电流相互夹角为240度,正常应该为120度。很明显高压侧电流是逆序。调整高压侧电流后综保不报CT异常了,但是差动电流出来了,还是不能正常供电。后来判断可能是综保修正参数设置不对。因为主变高低压电流本来相差30度夹角,在综保内需要一个参数来修正,如果这个不对肯定会有差动电流。通过电话向厂家要来装置设置密码后进入发现,主变低压侧接线钟点数设置成1点,现场变压器是11点。正好相差正负30度。将主变低压侧接线钟点数修改成11点后一切正常。
一个个施工难题不断攻下,一项项工程圆满完成,这背后是王发猛对妻儿和父母亲情的亏欠。
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
王发猛只顾大家,却忘了自己的小家,牺牲自我,服务企业,默默奉献。作为丈夫,他深深地爱着妻子;作为儿子,他何尝不想在父母身边尽孝。但在家庭与工作的天平上,王发猛永远偏向工作,唯有工程至上。参加工作18年,他舍弃小家,亏欠亲情,愧对父母妻儿,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矿区施工建设上,他妻子说:我们恋爱的时候,他就很少来陪我,看到别人成双成对,花前月下,有说有笑,我心里就不是滋味。他整天只知道在工地忙工作,有时工程紧任务重,在工地上一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家里的活儿他是一点儿也顾不上。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照顾家里的时间却很少很少,妻子不理解,他就耐心劝说,慢慢得到妻子支持和理解。2001年6月,在许疃煤矿施工时,妻子生孩子住进医院,他却还在工地坚持施工,他没有请假,没有回家,仍然不声不响地坚守工作岗位,妻子嗔怪时,他却笑着说:以后我一定多抽出些时间好好照顾你们。2007年除夕,杨柳煤矿井筒电缆被施工单位放炮崩坏。造成井下只能单回路供电,这给矿井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王发猛接到通知时,母亲就在旁边。她说:都在外面忙了一年了,大过年的还要出去吗?就不能在家陪我们吃顿团圆饭吗?妈,你不清楚矿井单回路供电存在多大的隐患,一旦出现意外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放心吧!王发猛一边安慰母亲,一边走出家门,在他回头看时,发现母亲还站在门口望着,心头不由一阵酸楚。那天,王发猛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进家门,发现一家人都坐在饭桌前,饭菜没动等着他呢。他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舍小家,顾大家,在他看来这是小事,他认为,搞好了工作,完成了施工任务,企业兴旺发达了,就是真正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只有企业的效益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照顾好个人这个小家,大河无水小河干就是这个道理。
传帮带,搞创新,共同提高
在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的同时,王发猛还积极响应公司开展传帮带的号召。施工队伍中不断融入了许多新人,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他就与他们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增进了友谊,还加强了合作。为了锻炼他们的业务水平,经常挤出时间与他们一起探讨施工中的疑惑。对于他们在电气安装上还认识不深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讲解、分析。同时也征求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共同提高。他的这种活动方式得到了认可,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新工人有充沛的精力,有好学的热情,有创新的能力,而王发猛作为老同志也乐意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能够快速成长。
他还积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施工生产中去,结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虚心好学、大胆实践和改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近年来,王发猛有十余项技改制作和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并应用于施工生产中,受到表彰奖励。
王发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所学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矿区建设事业,把青春和汗水无私地洒在了新井建设工地上,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技术工人无私奉献的情怀。他先后被淮北矿业、工程建设公司评为五好职工劳动标兵,2011年4月份被淮北矿业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8月在淮北矿业第十一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上,摘取了电气试验工专业技术状元的桂冠。矿区开发建设让他青春熠熠闪光,使他在实践的道路上,不负青春好年华,不断谱写新的乐章。
(作者单位:淮北矿业工程建设公司党委宣传部)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