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批评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闻言 时间:2013年11月11日 字体:

  
  关于文艺批评,当我们强调其重要性时,会说批评和创作并驾齐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但在实践中,文艺批评不可能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在现实中考察,理论评论都居于创作之后。理论上,批评不能说是创作的附属,但事实上二者肯定不处于并列地位。与其强调批评必须和创作平分天下,不如强调它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功能。
  当前中国文艺批评面临的问题,一是如何评估总体状况,二是问题的症结原因所在,三是如何加强。
  客观地说,当前文艺批评处在一个正常的位置。特别是近年来,认为凭借批评家热捧、炒作,可以使一部作品、一个作家走红,事实上是不现实的。认为一个或几个批评家写点偏激的酷评,就可能让一部作品销量下跌、一个作家声名受损,这其实也夸大了其作用。今天,由于文化产品市场化的介入和喧嚣,文艺作品前景的主动权、创作者利益的获取途径,已经由过去的批评家说了算,转而变成由媒体说了算,由出版方、制片方、策展人、文化公司说了算。文艺批评的功能应该是分析作品内质,分析创作者的优长与局限,并对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给出说法、提出意见,但现在,人们更期待自己的作品上新闻标题,成为某种现象的代表作。鲜有人耐心等待一个批评家去认真评说,而是希望一群批评家集体定位并使之成为话题。于是,研讨会多了,评论文章反而少了,作家对作品名字上报纸新闻版的愿望甚至高过对专业版面上条分缕析的期待。批评左右不了创作。
  当前文艺批评所做的工作总体上是本位的、学术的、善意的。文艺批评中刻意炒作和恶意诋毁都不是主流。文艺批评家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群人,受到的尊重没有受到的质疑多,得到的好处未必抵得上他们的付出。我们呼唤并想方设法期待推出创作上的精品,呼唤和期待出现文艺大家和大师。但我们不怎么期待和呼唤出现理论大家和批评大师。事实上,在欧美,很多时候,杰出的理论家和批评家的专业地位,毫不逊色于作家艺术家。当我们说创作时,希望有领军人物、有大师;说批评的时候,在说队伍,说团队,说的是一项工作。事实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作协文联系统的评论家们,大多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理论素养,有学术水准和专业眼光,努力想为繁荣文艺做有益的工作,他们的大部分评论文章也都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见识。在完成自己使命这一点上,批评家的言说在整体上是可依赖的。而且,大多数创作者仍然期待和需要批评家的对话和点评。
  当前文艺批评的确面临让人不关心、不信赖、不想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水准不够凸显,缺乏理论上的论述耐心;文风很成问题,没有体现出批评也是一种美文创作;分析能力不深入,就作品说作品,缺乏对作家创作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论述,所以对一个作家创作的整体把握常不到位,不能真正通过文章来说服读者,征服作家。既不能体现出彻底的学理性,又不能体现出艺术上的感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分析能力,批评文章的可读性就很难凸显。
  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批评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为满足宣传的要求,批评家也会写一些不指缺点的文章,被称之为吹捧。另一方面,媒体会刻意组织一些酷评,以反着说、偏激说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前者不可信,后者照样不可信。所以现在说好受质疑,说不好一样没人听,酷评也快消失了。
  切实加强文艺批评,应自上而下都把理论批评当成要务来抓。鼓励、理解应多于指责、失望。就批评家自身而言,要倡导好的批评风范。批评首先是一种专业阅读,欣赏是其前提,提出不足、局限是责任。应当提倡批评家与作家艺术家、与读者观众之间的对话式的批评态度,诤友式的批评风格。批评家应该不吝赞词,并应当审慎地提出不足与局限。一味追捧是歧途,一味追求尖锐,把敢于直言当成批评要务,同样会导致对批评的专业性要求降低,对说大话的能力和胆量的要求增加。捧杀和棒喝都非正途。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都是教人如何去有标准地欣赏,而不是如何去捧人骂人。
  对一些文艺现象,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但应以相对统一的对社会公众和艺术负责任的价值观作为前提。比如对《小时代》这样的作品,由于文化市场的需求,很多人愿意强调其如何受欢迎,但面对作品艺术性的不足、价值观的问题,许多批评家又另有别的说法。我们提倡百家争鸣,但没有相对吻合的艺术标准和价值要求,出现的只能是观点撕裂式的各说各话,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争鸣。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批评,一家之言自难周全,需要大家共同讨论,努力寻找共识。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