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阳光照进生活

——“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侧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诗源 时间:2016年02月15日 字体:

图为服装设计“会呼吸的衣服”,设计师为王冠云、姚力宁、王文、Helene、郑庆一。

设计的力量无处不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依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 时代命题。1月9日至3月13日,由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以“设计·责任”为主题,在 深圳市的关山月美术馆、工业展览馆、华·美术馆、EPC艺术文化中心4个展馆同时展出,再一次将这一问题摆上台面——设计理应在与生活、生态、文化、经济 等社会现实相关的多维度探讨中,生发新的设计伦理和责任思考。

3年前,国内规格最高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开启,旨在汇聚全国的优秀设计人 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要确立一种与当下相关的设计的学术姿态。首届大展以“时代·创造”为主题,凸显了当代中国设计与中国社会的紧密关系。作为其主 题的延伸,本届大展以更强的问题意识,以“案例展+文献展+专业论坛”的格局,并首次加入公共艺术以扩大设计边界,直面经济新常态下设计和公共艺术的时代 立场与价值取向——主张人人能够享受好的设计,确立当代中国的生活方式;探讨设计对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城乡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作用,整体推动“中国创造”。

设计是生活和生产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曾几何时,很多设计重外观轻功能、过度讲究美学而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即便是公共艺术也出现了很多与环境不 协调、缺少文化内涵的作品。因此,本届展览增加了筹备5年之久,400多人参与,囊括400余件实物、模型、图稿、文件以及30余段视频的“中国现代设计 文献展”和“中国公共艺术文献展”,首次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发展中的关键性事件、人物和文献,以及公共艺术发展的65年历程,旨在以历史的观照进 一步明确设计的责任,并通过对“典型”的梳理,形成一种思想凝聚和价值引导——设计的责任,最终要本着人文关怀深入解决问题、沉入生活深处,为社会大众服 务。

对设计责任的探讨,与会专家、学者、设计师等从各个维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专家认为,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尊重——“人”是包 括设计师、开发商、资本持有者以及消费者等在内的多维度的人,如何让“人”的价值在设计中获得体现,是设计师在考虑设计和社会关系时需要重视的问题。设计 还应体现问题意识。有的学者指出,设计师应该认真面对问题,问题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文化价值等方面,设计师应以专业的视角、务实的 姿态、自觉的意识、深入的思考挖掘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设计的责任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的层面,还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在一些专家看来,如今新的 趋势是让设计回归生活、回归日常之美,它不需要夸张奢华,只要设身处地为消费者考虑,做到节制而不过度。除此之外,有实战经验的参展设计师指出,设计在实 现创新的同时还要关注可持续发展——使用能够再生的材料、节能低碳的设计、作品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总之,设计要从刻意为之、服务少数人转向解决问题、 服务大众。

学理探讨之外,本届大展主体部分的200余个优秀设计与公共艺术案例,以设计师的实践成果进一步诠释了“责任”的含义。这些 案例,不再是单件作品的巧思,也并非某一功能的单纯实现,而是通过详尽的图文说明和实物的设计细节展示,强调设计师对问题的系统思考和解决,以设计背后深 层次的动因凸显人文关怀,进而“以小搏大”。漫步展厅中,从社会景观到家居日用等,大多数设计都从关注民生、贴近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让人生活得更美好: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的创新改造,通过经典、礼仪、技艺、节庆、家居、乡土六个板块的视觉形象及符号系统设计,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观;小居室公益改造,是提 升生活品质的设计,总面积14平方米的家改造成了温馨小屋;针对黑陶工艺进行发掘的炭陶设计,以外观细腻的柔和之美和环保安全的品质走入厨房和生活空间; 会呼吸的衣服,将随环境湿度变化而膨胀收缩的纳豆芽孢枯草杆菌与面料结合,能自动感知皮肤的温度和湿度,并迅速做出自动的开合反应,达到最佳的透气效 果……此外,10余个公共艺术案例,例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系列主题雕塑、郑州东风渠1904公园、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看 得见的声音》钢琴装置等,都在展示艺术丰富性的同时,探讨着公共艺术介入社会文化、城市空间、大众生活的多元化可能。

今天,再次强调设计的责任,既是中国创造的现实所需,又是设计师应该明确的责任担当。此次设计大展的举办,正是以实际行动树立一种旗帜鲜明的态度——中国设计要沉下来,既要更加稳健、细腻,更要探求深度的抵达。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