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共艺术,让城市发展进入美学时代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蒋新军 时间:2017年05月22日 字体:

编者按

近年来,以雕塑、壁画、景观等为代表的公共艺术对城市美化和形象塑造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公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以及与城市文化的贴合并不尽如人意,公共艺术作品千篇一律、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简单拼贴和复制等问题普遍存在。那么,艺术家们该如何调整创作理念,以适应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又该如何融入城市生活,更好地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美学品质?

艺术营造城市空间

5月的重庆日渐炎热,走进江北区观音桥商区,行人能一眼看到一个巨型红辣椒,这个名为“天之椒子”的雕塑作品高6.25米、宽1.9米,不少游人在此驻足留影。雕塑创作者为意大利艺术家朱纸,他从一个很小的切口反映重庆饮食文化的特点,寓意“红红火火”,给城市空间创造了一个记忆点。

从最初被定位为城市环境的“装饰”和“填充”,到现在的营造城市空间、创造城市文化意象,公共艺术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共艺术,不仅会成为公共空间的标志物,还会成为凝结文化归属感的重要象征。

法国的凯旋门、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每到一地旅游,人们看到的最有魅力的部分多为这些公共艺术。“最开始它们可能只是用来美化城市,但是后来更大的功能是为城市居民创造文化福利,进而影响这个城市居民的审美,甚至影响他们的行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院长王中解读道。

公共艺术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艺术形式,一些相较于雕塑、绘画更为新颖的表现方式,如互动装置、行为艺术等也能取得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说到底,公众艺术的价值并不在于具体的形式,而在于其表达的内涵对于公众所构成的意义。”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吴朝赟介绍说,“一般人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就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但我觉得公共艺术的核心并不在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在于其所作用的对象,即公众,艺术品的意义实际上是由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完成的。”

艺术提升美学品质

追求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公共艺术的一个任务,便是发觉潜藏于观者心中的审美意识与精神渴望,让艺术回归原本的美好状态中,提升大众生活品质。王中说:“公共艺术不是简单的公共空间的艺术,它强调的是以艺术作为一个纽带,来连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文化具有生长性。”

走进福建省永泰县嵩口古镇,游客一定会被这里的灯光艺术吸引。2016年,厦门照明协会秘书长江海洋设计了一整套舞美型的光效,通过点亮局部,突出古建筑细节,串联起最具特色的十几处景点。在灯光的塑造下,古镇的色彩变得更有层次感。

灯光艺术不仅为古镇增加了可观赏性,而且也使这里多了一份设计感。许多摄影师特意在夜间记录古建筑的魅影。与之相对应的,是针对老建筑的一系列保护性改造,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每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人文脉络是不相同的,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旦忽略和淡忘了城市美学与城市文脉的延续,就容易形成‘千城一面’,同质化。”江海洋认为,艺术是通向更高级审美的工具,公共艺术理应让空间更富有人情。

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走向美学时代的重要载体,它可以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彰显城市文化品格、提升城市美誉度、满足人民群众艺术审美和创新需求,也激发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和社区。“新时期城市环境需求将带来全新的城市文化需求,城市自身开始将艺术和美作为目标。”王中说,“这意味着,艺术家们必须从各自单体的作品向城市的整体范围发展。”

艺术激活人的互动

当代公共艺术注重开放和参与,艺术的作用和方式从殿堂式、经典式转变为追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艺术与公众的关系成为互动的双向交流关系。

位于美国芝加哥市的千禧公园,融建筑、景观、雕塑于一体,是公共艺术的经典之作。其中皇冠喷泉由影像屏幕和喷泉结合而成,两个大型影像屏幕每小时变换6张芝加哥市民面部表情特写,艺术家为此找了1000个市民当模特,拍摄他们的表情并投射到玻璃幕墙上,喷泉从人像口中“吐出”,形成风趣的效果,普通市民由此成了城市代言人。公园内由艺术家卡普尔创作的雕塑作品《云门》更是享有盛名,作品灵感源自液态水银,采用镜面不锈钢,映射出城市的建筑、天空和观看的人。这件雕塑看似极简,却打开了无限的互动之“门”,成为明信片、运动衫和海报等纪念品上的必备之物。

曾在北京展出的法国装置艺术作品《站立着的人》,设置了一些外形、大小和真人一样的荧光模特,站立在人们面前,当观众从他们身边经过并与他们接触时,他们会亮起来、说话,并发生颜色的变化,你需要停下来仔细听他们在说什么。这些模特是故事、话语和文化的传递者,观众由此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和对生活的思考。

《北京·记忆》装置艺术墙位于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的站厅,王中是主要创作者之一。遛鸟、说相声、拉黄包车的人物形象剪影,由4000多块橙黄色的琉璃块组合而成,凑近端详,可见琉璃块内嵌有粮票、弹球、洋画儿等老物件,有的琉璃块中有二维码,扫描之后可以查看每个封存在琉璃块中的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观众可以留言参与讨论,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这些老物件皆由北京市民捐赠,经过数年的搜集和整理,最终被镶嵌进壁画,成为勾起人们温暖回忆的公共艺术品。

(本报记者 蒋新军)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