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春天 让城市开遍公共艺术之花
2月14日,《文汇报》“文化”版刊登“公共艺术浸润城市‘微更新’,悄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的文化报道,报道了近日上海M50创意园,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一系列涂鸦、壁画、装置这些簇新的艺术风景,正悄然在上海的街头巷尾生长,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园区、社区、城区的空间形态,为原本冷冰冰的建筑与环境赋予生气与新意,同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
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原为上海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族企业“信合纱厂”的M50创意园,在沪上新兴艺术、创意聚集区接二连三出现,却未能跟上时代艺术的发展脚步,一度显得有些落寞、冷清,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却唤醒了M50创意园:门廊下的《如梭》以黄色为基调,呈现一位活泼的纺织姑娘在梭子与线团中舞蹈;锈迹斑驳的墨绿色大门“因地制宜”变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为流行的搪瓷缸;《猫与M50》则将园区内最常见的两个物象合二为一,猫咪挥动爪子拨弄着线球……实现了“通过艺术的方式点亮园区,为公众与历史牵线搭桥”的艺术设计初衷。
上海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摆放着一颗颗巨型“小熊软糖”,这些公共艺术属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活动设计。这组装置设计名叫《生活博物馆》,它是由树脂制成的一个个罐子,造型俨然小熊软糖的放大版,每一只罐子里可以存放社区居民的一件私人物品,该物品的故事、前世今生,则以语言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公共艺术,是将居民的日常进行艺术包装,这使公共艺术创作深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诠释了公共艺术为公众的理念。
城市的垃圾分类,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而在上海,“垃圾分类”成为上海何家宅小区公共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一个名为《最后一公里》的垃圾桶,其设计非常有趣味,明亮的颜色、直观的形象、标有刻度的距离引导线,引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城市的这些公共艺术,担负起了历史记忆、改造废弃建筑、更新旧城区、保护环境的职责。
这些城市公共艺术的资源利用、开发和设计,其实非常好地契合了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要求。对于未来我们的城市发展,过上怎样理想的城市生活,我们每一个城市人都可能有自己设计的一个美好蓝图,我们每个人都会编织一个城市希望的愿景。这个愿景和标准,包含着居住、环境、硬件条件这些物质因素,但更包含着城市的文化艺术因素。而如今,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公共艺术,表达的正是城市这一公共文化的诉求、城市的大众精神诉求。
从本质上看,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一种以城市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实践方式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空间重建,以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城市大量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会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文明的水准和境界,也会极大增强城市现实的发展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必须有文化基础,这个基础是这个城市历史的、传统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精神的积累,播下了我们城市生活创造性的种子,播下了我们城市人每一种生活方式的幼芽,我们城市的创造和发展,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基础。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这些城市文化的多样化形式,是城市文化艺术的外在形象,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文化因素,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殊的文化艺术气质、氛围,我们便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文化艺术的环境中,不仅宜居,而且能够感受到文化艺术的享受,甚至让我们的灵魂找到了精神的家园……
为什么要重视城市的文化艺术发展?任何国家和个人,发达或是不发达,任何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它的文化选择而不是经济选择。在城市中,为了安全感也好,荣耀感也好,幸福感也好,全部属于文化范畴。人类之所以创造文化艺术,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安全感、荣耀感、幸福感。这篇文化报道说“公共艺术浸润城市‘微更新’,悄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正是把“安全感、荣耀感、幸福感”作为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依归,进而指向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心灵生活……
这几年,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出现的文化失落、历史遗迹的消失、千城一面等诸多城市问题,应该警醒“城市生长—文化传承—居民幸福”的链条断裂。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公共艺术开发,都应以此为戒。
而说到底,城市文化,城市艺术,永远牵动着一个城市灵魂深处的东西——它的历史情感、文化认同、共同记忆、公民参与、城市美学、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文明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能或缺的婉转和体贴,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共同梦想、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