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精准扶贫攻坚战,莫让精神文明建设拖后腿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冯双白 时间:2016年04月05日 字体:

大河子孙(廖仕林 摄)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神脱贫的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思想,即下功夫搞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他在1989年一篇题为《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讲话中,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减贫7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扶贫工作成绩斐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战中也有一些涉及思想观念层面的令人深思的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等靠要”思想严重,除了那些外在生存条件特别贫困的地区之外,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和群众懒政思维当头,不思改变。在实际生活中,传统的“靠天吃饭”“逆来顺受”的传统旧思想观念盛行,盼望着上级政府救助,等着“天上掉馅饼”,靠扶贫政策得利,伸手要条件。

其次,扶贫工作中争戴“贫困帽”现象时有发生。被评为贫困县,戴上“贫困帽”,说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其实不能算是一件光彩的事,然而一些地区对“贫困帽”趋之若鹜,因为戴帽之后可以获得政策的倾斜,还可以得到大笔的扶贫资金,对于扶危济困来说,作用匪浅。于是,一些原本经济并不算贫困的地区,不择手段“争取”贫困指标,不以贫困落后为耻,反以为荣,甚者发生“戴帽”之后大举庆祝的荒唐事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精神高地的丢失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足,还表现在一些地方道德底线被突破。有的领导“争取”到扶贫资金时,便大手大脚,修建县城“小白宫”,购买严重超标的豪华小车。个别人贪腐严重,挪用扶贫资金,违反中央规定搞奢靡浪费。更令人发指的行为还有在扶贫款中贪污腐败,中饱私囊。

更加值得思考的,是不少贫困地区把所有扶贫工作都放在经济工作上,这一手很硬,很落地,但是在谈到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常常认为可以“往后放”,工作时力不从心,没有实招,得过且过,虚晃一枪。如当前农村“空巢”现象很多,大量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成为贫困的主要承受者。针对这些贫困人口的特别教育力量薄弱,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致使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流于空洞,疏于落地。

上述种种现象,说明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一块“软肋”,是一块少有人问津的“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从思想观念层面上拖住了扶贫攻坚战的后腿。其中的“等靠要”阻碍了物质文明的进步,而对扶贫款的贪腐不仅有违扶贫工作“雪中送炭”的初衷,更有损社会的公平、正义,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究其根源,在于一些地方官员的执政思路出现严重偏差,完全忽略扶贫攻坚战中精神文明的建设,丧失精神高地的坚守。

针对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冲刺的特殊阶段,总结以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常常一手软一手硬的教训,我们建议:

一、扶贫先扶智。应该遵照习总书记所言,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役来打好,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措施。摆脱贫困,是要解决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扶贫工作中的精神问题,是要解决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确立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摆脱贫困的重要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理想信念,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不会得到永久的答案。贫瘠之田,需要灌溉;人之心田,更需要滋养保护。心田如果荒芜贫瘠,即使面对好机遇,也不会主动改变贫困的命运。立下愚公志,敢把泰山移;信心才是改变命运的力量之源,自信才是扶贫道路上的长明灯,自觉才是赢得扶贫攻坚战胜利的前提。

二、脱贫攻坚战中落实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建档立卡。具体体现为:

1.由有关文化部门负责,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建档立卡。哪一个村没有场地,哪一个寨子建成了文化室、文化广场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做到有明细账可查,有具体目标可操作完成,精准实施。有条件的贫困村要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按国家标准竣工。

2.重视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纳入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合理选址,标准建设,确保每个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都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

3.生活贫困地区常常保存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火种。建议由文化部门、文物部门和民政部门联手,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古民居、民间艺人和手工艺者,分别建档立卡,给予实际的保护。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荣誉,配套实际生活补助,为他们寻找继承人和学生,从而保留住宝贵的精神火种。再如推动符合条件的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我们绝不能让生活的时代巨变淹没千百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担忧。如据四川省最新统计,全省未成年人中有60%在乡村生活,其中40%是留守儿童。用精神文明建设的火种,点燃贫困地区孩子的理想火炬,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建议由有关教育部门负责,利用互联网最新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为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文化教育。扶贫攻坚,也要从娃娃抓起。要高度重视孩子们的立志教育、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把精神的高地建立在孩子心中。

四、高度重视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文化权益。从文化扶贫的角度,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如将旅游文化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帮扶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面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公益性文化技能培训、展演展示和科普活动等,从文化建设上把扶贫工作落到农村实际生活中。

五、面对当前很多“空心村”“老人孩子村”的严峻现象,注意把扶贫工作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家庭文化恢复和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切实的办法,如鼓励农村劳动力量就近就业,兼顾工作和家庭;再如高度关注发展农村地区特色产业,让经济活力在农村家庭基础上发挥力量。应该高度关注以家庭为核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将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建立在最微小的社会细胞上。杜甫老人感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无情,春城败象,然心念家人,离情切切。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礼记·大学》告诫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处,齐家是从个人修身到更广泛的社会担当之间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贫困地区家庭观念解体了,家风散了,家规没了,家训忘了,扶贫攻坚战实效恐怕会严重受阻。

六、希望在实施对贫困人群的教育过程中,更加注意结合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建议把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创业教育等,与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等多种现代方式,以就近就业为抓手,做好乡土人才培养;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地的文化、历史、宗教等先决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脱贫文化教育。对于那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比较落后、生产方式原始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系统性的文化建设、植入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特别是摒弃那些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有破坏性的生产方式等教育,都是脱贫攻坚战中极为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课题。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