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君子以学美身——访同煤集团漳泽电力蒲洲发电(热电)公司运行伉俪王会峰符淑荣

文章来源:同煤集团漳泽电力蒲洲发电(热电)公司 作者:薛建忠 时间:2018年01月29日 字体:

晋南永济,开元壹号小区。

2018年的第一场雪。踏着厚厚的积雪,乘电梯而上,探访电厂的朋友。

进的家门,茶几上、沙发上、柜子上,书、杂志散落。

王会峰说,书房是全家人最愿意常呆的地方。

在书房里,一边是一个占满整墙的书柜,书阁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书房靠墙的一隅是写字台、电脑和几盆兰花,芳香四溢。

她们生活简单,但很充实。

符淑荣手里拿着《鲁迅全集》,笑得爽朗:他爱学习,我喜欢读书,书是我们三口之家的活力源泉、情趣所在、温馨港湾。

1995年、1996年,王会峰和爱人符淑荣先后大学毕业进入永济热电厂工作,一个从事汽机运行,一个从事电气运行。

三班倒,平凡的电力运行岗位,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坚实。

背画系统图、学运行规程、就地查系统、请教老师傅、查找专业书籍……一样都不敢怠慢,通过努力学习,得到部门领导的认可,一步步走到了所在部门的主要岗位上。

2005年,永济热电厂2×300MW机组扩建招人,原来400多人的运行队伍只招55名集控运行人员,机会非常难得,而他俩也正是因为平时扎实的基本功,双双顺利通过招聘考试,被录取成为新机组一员。

永济热电厂是小机组,自动化程度低,干的都是单专业,知识单一,根本满足不了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机组对运行人员全方面的要求,因此厂里组织所招的55名集控运行人员到中电投上海高培中心进行了为期大半年的300MW机组集控运行理论知识及仿真机培训。

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两百多个日子里,白天上课、晚上自习,星期天都要利用起来,周考、月考、各科结业考……面对以前未曾接触过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他俩珍惜机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多半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对于年幼的孩子只能忍痛割爱,留在家里让老人照看。

在高培中心日子并不比高考前的日子轻松,但是为了在此次培训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甚至比高考前还要认真,还要刻苦,还要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他俩以优异成绩一次性通过了上海高培中心的300MW机组集控运行理论知识及仿真机考试,为蒲洲发电分公司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他俩后来的工作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性作用。

2006年4月,进入新的生产现场,面对新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

干什么都要干出个好成绩。

他俩从单巡、双巡、全巡、副值、主值,一步步走了过来。

十年来,他俩一直兢兢业业,立足本职,虚心学习,用心工作。

2015年,他俩被选拔到新建2×350MW机组。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公司的多次考试中,他俩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如今符淑荣担任机组主值,王会峰担任单元长。

他们好学好问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感染着其他同事,带领班组成员不断学习、共同成长。

在电厂,运行是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的岗位,因为倒班,生活不规律,责任心又大,所以,运行工人干几年多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这么多年来一直上运行”,他俩的同学和工友不止一次地说。

任何工种都要有人干,干一行、爱一行,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个成绩来。他们却始终坚信,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生的价值。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它直接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决定着孩子将来是否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全家相互约定:孩子在校好好学习,家长在单位好好工作,都一定要取得成绩,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孩子学习的好习惯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要孩子在家写作业、温习功课,他俩从不开电视,而是在一旁看他们的专业书或者其它书籍、杂志、报刊。

平时闲余时间,因为夫妻干的是同行,工作上有什么疑惑经常在家里讨论,使家庭的学习氛围更显浓厚。对于厂里举办的各种竞赛,他俩都会认真对待,多次拿奖,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正是他俩认真学习的精神无形中感染了孩子,孩子变得越来越爱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由于从小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很不错,长期担任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孩子不但学业成绩好,还酷爱打篮球、看书、写作,在校唱歌比赛、体育等方面成绩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王会峰说,新时代,新生活,愉快学习,积极工作,快乐生活。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