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攀枝花煤业集团精煤公司改革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攀枝花煤业集团 作者:潘梅 时间:2019年12月18日 字体:

在川滇交界的攀枝花市宝鼎矿区,金沙江北岸,矗立着两座大型群矿型选煤厂,年设计生产能力480万吨,是目前四川省生产能力最大、工艺较为先进的大型煤炭洗选加工企业,也是四川省最大的焦精煤生产基地,它就是川煤攀煤公司精煤公司的巴关河选煤厂和格里坪选煤厂。

精煤公司是因宝鼎矿区开发建设而诞生的,也伴随着矿区发展而成长,自1970年5月16日建厂投产以来,已累计入洗原煤12300(15000)余万吨,生产精煤6000(6750)余万吨,生产的精煤产品主要销往攀钢、昆钢、柳钢等国内钢铁企业,还远销日本、巴西、土耳其等国外钢铁企业,其“巴关河牌”治炼焦精煤产品因含硫量低、结焦性能好、产品质量稳定,而连续多年保持“四川省名牌产品”“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为宝鼎矿区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豪情满怀 艰苦创业

55年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操着不同方言的第一代建设者,在党中央、毛主席“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下,满怀热情的来到宝鼎矿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矿区建设。作为矿区配套建设的巴关河选煤厂便是由宝鼎矿区的第一任书记亓伟主持研究的设计思路和厂区总平面布置。

1966年8月,第一批来到宝鼎矿区的洗煤建设者仅有9人,为了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国家通过老区调转人员、招录新工人以及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军人等方式,及时补充了人员。随后,筹备组选派人员分赴马头、太原、本溪、杨家杖子等地接受洗煤技术培训。

1969年,受培人员相继返回后,便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投产筹备工作中,为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一九七0年‘七一’出铁”任务,广大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夺煤保铁”大会战中,自行修建厂区公路、围墙、家属住宅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安装部分设备,建设者们不分昼夜,不计报酬,披荆暂棘,终于在1970年5月16日迎来了正式投产。

随后,广大干部职工便以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积极投入到火热的洗煤生产中,1990年,巴关河选煤厂入洗原煤量突破300万吨,创建厂以来入洗原煤最高记录。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在不断与时俱进、追求进步的路上,精煤人的脚步从未停息,从建厂初期的跳汰机数控风阀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到格里坪选煤厂进行的重介系统升级改造,其间进行的升级改造和小改小革数不胜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已深深的融入精煤人骨子里。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企业服务了几十年的设备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2003年以后,企业进入集中技改的时期,陆续实施了巴关河选煤厂技改工程、格里坪升级改造工程和大宝鼎索道扩能改造工程等,选煤工艺也从跳汰+浮选联合生产工艺升级为重介+浮选联合生产工艺,洗选效率、分选精度大幅提高,信息化、自动控制程度显著增强。在不断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精煤公司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自主研发出了适合宝鼎矿区煤炭重介工艺分选大跨度级别精煤产品的工艺技术,攻克了不同煤种换洗时介质液密度的快速调控稳定,填补了国内洗选行业用同一工艺系统生产大跨度精煤产品的空白。为了解决架空索道运输过程中由于高差大、战线长而引起的线路运行不平稳、窜动大的问题,精煤公司工程技术人在大宝顶索道升级改造扩能过程中,创新的提出了改变装载站站内牵引索传动方向和方式的想法,经过验证,得到了重庆设计院的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绞车启、停车更加平稳,系统的事故率得到极大的降低,系统的安全性能显著增强,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检修维护更加方便,生产连续性得到有力保障。

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效益,在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广大干部职工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改革创新,积极为公司安全生产献计献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收获了累累硕果。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大范围调节装置、重介旋流器分选装置、驱动轮拉马调节结构、索道运输线路的滑移结构等20余个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

随着“煤炭十年黄金期”的结束,精煤公司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和能源资源型企业,过去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面对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精煤公司党政坚定不移,选择了克痼疾、破藩篱的改革道路。

1999年巴关河选煤厂和格里坪选煤厂两厂合并组成精煤公司,当时,在册职工有2698人,截止今年10月末,精煤公司在岗职工仅有1158人,到2020年末,要减到900人。如何实现平稳过渡?如何保证安全生产?精煤公司在机构改革、岗位合并、人员安置和薪酬激励上做起了文章。

早在2004年,精煤公司便进行了第一次三项制度改革,成为公司首个吃“螃蟹”的人,9名科级干部在改革中失去了原有岗位,一批有想法有才干的年轻人走上了管理岗位,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如今,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精煤公司成为公司第二轮三项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全体职工再次打破岗位身份界限,集体起立,重新竞岗。到今年年底,在岗员工要从1158人缩减为1000人,科级干部由66人缩减为50人,公司机关由93人缩减为72人。为了确保三项制度改革的平稳推进,精煤公司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及讨论修订的基础上,制定了《精煤分公司2019年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精煤分公司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煤分公司管理岗竞争上岗办法》《精煤分公司职工内部退养办法(暂行)》《精煤分公司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管理办法》5个实施方案及办法,并在该公司职代会上进行了举手表决,获得一致通过,目前,各个办法及方案正在实施中。

精煤公司希望通过此次改革,构建起一个科学、高效的岗位管理体系,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人浮于事”等影响企业发展的诟病,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持续发展添活力。

坚守初心 砥砺前行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精煤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进企业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不断为职工增添和完善福利设施,让职工及时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红利。同时也不忘作为国有企业应尽的责任担当,主动承担企业减排治污的主体责任,守护好一方青山绿水,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建厂以来,精煤公司先后修建了职工浴室、职工食堂、职工运动场等配套设施,自建职工住房300余套,多次翻修单身职工宿舍,让职工有饭吃、有澡洗、有屋住,大大减轻了职工的生活压力,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健康培训讲座、歌咏比赛等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为退休职工修建了老年门球场、老年棋牌室,提供有益于身体和精神健康的硬件设施,让退休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汇聚起了精煤人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的磅礴力量。

落实企业减排治污主体责任。1986年,精煤公司巴关河选煤厂就已建成煤泥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曾被中国煤炭工业部授予“一级闭路循环厂”“环保优秀企业”等称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精煤公司对环保工作更加重视,环保投入也不断增加,在工程项目上,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做到了环境保护和日常生产管理同步。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追赶历史环保欠账,投入了2000余万,开展灰槽子和灰家所两座矸石山综合治理,通过山体平台化治理后,加铺上土壤,并种植上芒果树和花草,在固土固坡的同时,还美化了山体环境,一举解决了周边居民长久以来面临的扬尘问题和地质灾害隐患。

与此同时,精煤公司勇担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四川汶川、长宁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大力开展“以城带乡、结对共建”文明创建活动,定点帮扶周边村庄,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和区域环境治理,彰显了精煤公司的家国情怀和回报社会的使命担当。

回望精煤公司这49年的发展历程,有过艰辛,也有过辉煌。如今站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精煤人将继续发扬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走改革发展道路,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引领发展,以建设“安全、规范、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化选煤厂为目标,为早日实现公司“88830”目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