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热风中的静
——2019年随笔一瞥
今年3月,坐飞机到重庆,在千米高空上看了一部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这部电影与我前往的重庆还是有些关系,贾樟柯似乎也对于这个南方的山城颇为青睐,之前的《三峡好人》,也是和重庆有关的。遗憾的是,我们现在选择前往重庆的路线,几乎已经很少选择电影中的那种坐江船的方式了,而这却是一种可以欣赏三峡美景,也能感受人间万象的方式。我很喜欢贾樟柯的电影,觉得其中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情怀,但又始终有一种来自底层草根的感受和视角,这种混搭的方式,其实令他的人物多少让观者感到一些纠结。细细想来,这是一件颇为荒诞的事情。但我想,这种不恰,则又恰恰是贾樟柯作为导演的一种独特之处。也正是如此,他的电影,很多观众很可能并不太明白,甚至也没有多少耐心欣赏,虽然其中的人与事都是与他们相关的。
多年前,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问世,上海的王晓渔写了篇有趣的文章《文学界为什么没有贾樟柯?》,这是对于贾樟柯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文学的一种批评。去重庆之前,我在报纸上读到了朱丽丽的文章《浮生取义》。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而是作者颇有代入感的一种精神共鸣。这种因为贾樟柯的电影而生发的写作,也是我们时代精神生活的一种折射。后来又读了李皖的一篇关于流行音乐的文章,觉得应该感谢李皖为我们贡献了“时代歌手”这样形象的词语。
无论赞美还是批判,我从朱丽丽和李皖的两篇文章中,都看到了一种特别的冷静。在2019年的世界,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诸如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在看了各种纷扰的资讯和解读后,直到读到叶廷芳的《震撼全球的巴黎大火》,才似乎听到了一种沉静而优雅有力的声音。叶廷芳的文章不长,但非常有力。他是懂建筑、懂美的,他娓娓道来巴黎圣母院作为人类文明遗产的珍贵,以及对这场大火所带来的损毁的深深遗憾,而更令他不安的是那些不文明的幸灾乐祸者,这也是他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动机。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为读到这样的话语而感到一种振奋:“一个民族,只有看得到并承认别人的长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
冯象的长文《我是阿尔法》,学识深厚、眼光犀利,解读到我们很多无法触及的东西。关于人工智能,人们的期待远远大于对于它的忧思。在专业领域的高歌之外,我们需要人文工作者的另外一种声音,因为除了享受物质的利好之外,我们还是有头脑也有感情的物种。邓晓芒的文章《关于人类尊严的思考》,同样发人深思。基因婴儿的诞生,作为新鲜事物,或许与人工智能一样,还需要在更深层次上探索它们存在的可能。如果说基因婴儿在狭义上属于医学,人工智能在专业上划归计算机科学,那么法学和哲学学者看似作为外行的一种关注,其实却是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上的冷静审视。
以上诸多文章,在我看来,他们是文学的,也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我将之看作是我们时代的一种写作。由此记得多年前,我的一位师兄,回到母校为我们讲座。我刚刚因为回乡,经历了一场不快的旅程,故而颇带着情绪地向他讲述了这个旅程的情形。这位师兄听我讲了这些经历,只是对我说了句,我只是一名作家。当时我颇感到失望。但现在想想,我觉得倒是自己幼稚和失礼了。因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对于自己的写作是非常珍重的,他有自己写作的尺度、标准和要求,有自己的方式,因此,他的回答是冷静而准确的。也正是因此,我在遴选随笔佳作的时候,首先更看重的是文学以及作为文学的表达方式,它一定是沉静的、温润的、细腻的、深刻的、美丽的,而我也始终相信这种属于文学的形态,其生命力也一定是长久的。
还有几篇并非专业的文学写作者的随笔。一篇是王宏任的《我眼中的张中行》。某种程度上或者对某一些读者来说,张中行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如果我们真正走近这位智者,就不会轻易地下结论了。有时候我们的认识会被复杂的事物所纠缠,很难做到雾里看花,但首先应该珍重每一次审视。王宏任写他认识的张中行,都是生活中的琐碎之事,但却看出了这样一位张中行,乃是深得“我”心的。文章末尾写道:“他虽然衣着纯粹中国式,可是思想包容天下先进思想,他是科学和民主的追求者。”另一篇是章燕写他的父亲屠岸,那是父亲离世前的最后日子,文章《生命没有终结》,就给我一种巨大的精神感染。文章自然、亲切,宛如在诗歌的湖水中游荡。一个诗人的死亡,让我们看到了诗歌与艺术的胜利。容洁的《来燕谢》,写她的父亲、著名散文家黄裳,在不经意之间写出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沧桑,一些恩怨、一些掌故、一些温暖,都在点点滴滴之间。
当然,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有太多的宏大事件了。但对于读书人来说,我们不能不提到“五四”。谢冕的《一个人的“五四”》,令人感到一种温暖和乐观,充满了期待。陈平原的《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角度新颖,也发人深思。翟业军的《说不尽的“五四”》令我们看到了“五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研究价值。当然,还有关于上世纪80年代、关于改革开放的几篇文章,诸如孙郁的《瞭望到的星光》,都是谈个人思想的文字,可以从一个人的思想成长感受到那个独特的时代。
(朱航满 文学硕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