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山东柳琴的传承“匠人”
——记山能新矿集团翟镇煤矿职工丁风文
“我结合工作来识字,干什么学什么,蒸馒头学会了热馍馍,哎,热馍馍,哎嗨呀,咿---”这是山东柳琴《越唱心里越快活》里的经典唱段,当年因新矿职工薛传训到北京为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表演而风靡全国。
山东柳琴的第六代传人丁风文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职工,他在矿区传承“大老薛”精神,“热馍馍”的唱段职工们都能来上几句。但“一招鲜”不能“吃遍天”,“创新”“突破”两大难题摆在丁风文面前,只有更接近现代生活、符合群众审美、反映矿区发展变化,为传统文化注入“创新因子”,“山东柳琴”才能在矿山的土壤里扎下根,成为引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文艺、新向标。
凌晨4点,他还在创作柳琴曲,改了一遍又一遍;没干过生产,他就手不离本,一趟趟跑基层采访;带团演出,有点小空就与当地群众拉呱,他说艺术源于生活。凭着创新、发展非遗的责任心和一股子韧劲,丁风文创作的《山能发展谱新篇》《安全弦》《警钟长鸣》《说说咱矿山新变化》《我为矿工点个赞》等50多个反映职工生活和矿区发展的作品在基层巡回演出,职工们也能哼上几句“安全唱段”,保证非遗不“变味”,又让“老物件”散发新活力,丁风文一直在努力。
2009年,为了创作《泰山颂》,他查文献、翻史料,与泰山周围村庄群众聊天收集素材,一个月爬了6次泰山,膝盖痛了好一阵儿。“万仙楼、斗母宫,听泉观瀑似神仙,南天门映衬蓝天下,天门的云梯是十八盘。”他将泰山沿途风光和人文历史相结合创造出的柳琴作品《泰山颂》,一经演出便获赞誉无数,并一举获得全国煤矿曲艺小品大赛二等奖、泰安市曲艺大赛一等奖和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奖。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更要注重人才培养,实现再传承、永延续。”丁风文说。同时,他也担忧:很少有人愿意学这些“老玩意儿”了,“我就从教自己的儿子开始,虽然经常给我‘撂挑子’,幸好,坚持了下来。”他笑着说。为了培养更多新人,他免费举办柳琴培训班,并承诺被选入考察对象的免费给予柳琴一把,并免费长期教授技艺,在“三免”的“诱惑”下,职工群众和子女抱着试听心态走进课堂,让他想不到的是,有30人坚持学习了一周,有5名职工子女脱颖而出,在山东柳琴第六期培训班上,他正式收徒并授琴。平常训练枯燥,徒弟们嗓子唱哑了、手磨出茧了,但没有一人退缩,他说一定会将“山东柳琴”的希望之星培养成才,让传统技艺散发新光芒。目前,山东柳琴表演团队已由他“一枝独秀”发展到22人,他手把手教授调音、写词、养护等各种知识,用21年的坚持和耐心,终于让传统文艺在矿区开出“新花”,并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出矿山。2019年,他创作并带领徒弟表演的山东柳琴《为咱山能点个赞》获全国煤矿职工曲艺小品展演“十佳节目奖”、山东能源职工文艺展演曲艺类第一名。
“来到井口唱一段,拉一拉企业安全与发展,哎嗨呀,咿---”,从泰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回来后,他带领弟子依然活跃在矿山的“最基层”,进区队、到井口,用最接地气的表演说安全、话发展,用文化滋养激励职工干事创业,让职工家属更有精气神,真正融入职工群众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