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百家论艺

  • “我们这辈人,哪怕是上辈人开始写小说,往往是我们读了小说,就觉得‘我也可以’,很想跟着学。”张大春提到,此前科班出身的写作者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家都是经由模仿走上创作的道路,彼时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传统已被打断,“至少在台…[详细]
  • 荷花是齐白石比较喜爱的题材,他一生画了不少荷花。粗略计算,应有近百幅。齐白石爱荷花,是有原因的。在1917年的一本册页之三《荷花》一开中他特别题句到:“出污泥而不染,余与张五皆足与此花流匹也。齐大并记。”可知,齐白石对荷花…[详细]
  • 吴为山的家学渊源和诗文修养,使他常常孤独地思考着长天大地,但是,他并不是隐士、游侠。当他忧郁的眼神从长天大地收回,转一个身,便能满脸笑 容地面对热闹街市、多姿人间。他是一个与现代生活深深溶在一起的人,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详细]
  • 中国人的艺术非常独特,既发乎一己之至情,又关切群体的感受;既基于对当下生活的体察,又瞩望于人性未来的发展。其背后涵蓄的智慧哲思根植于怎样的人文传统?8月3日,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做客由上海市…[详细]
  •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统一协调作品中香港、纽约和上海三个不同地域写作风格的转变的时候,王安忆这么回答:“创作来源于生活,我在进行创作时努力刻画了不同地方风味的语言特色。” 也有记者提出在《红豆生南国》一书中作者更专注于…[详细]
  • 工匠之美不仅有其时代特性,更有其地域特性。独特的地域特性,铸就了独特的工匠之美的"工巧"性质,造就了工匠之美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品格,更成就了一种"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独特创造的平淡美……[详细]
  • 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在日前由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和传统山水画的永恒对话”讲座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邵仄炯…[详细]
  • 2017年07月24日再谈废墟之美
    国内外的建筑遗存有两种结果: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的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而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详细]
  • 2017年07月21日百年中国戏剧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发表后的百年来,旧有的文学观念、戏剧观念不断被颠覆被更新。 人们似乎如梦方醒般地认识到:元曲原来是和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一代之文学”,被人轻视的金元杂剧和宋元南戏,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历…[详细]
  •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详细]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共481张图片/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