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学术

  • 中国戏曲文化史绵延千年,至今仍有蓬勃的生命力,其内在原因固然可说是精神的力量,但有一点客观基础不可忽视:承接戏曲文化的载体,始终都存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一直有演变……[详细]
  • 文艺从来就是离不开人民的,文艺必须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文艺创作必须在真实揭示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感染人、影响人、引导人,人民才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母体和生命之源,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及其文艺创作的基本态度,…[详细]
  • 新兴娱乐样式和传媒正在将传统艺术和年轻人的时尚连接起来,年轻人都爱美,对他们来说,传统文化不仅并不老旧过时,而且还具有不可取代的魅力[详细]
  • 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投入体制外大量的人力、资金、场地等要素,整合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型、跨层次的文化艺术资源,借助于社会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等各类载体,把文艺创作及设计应用融入到制造、旅游、教育、科技、影视、体育、农业…[详细]
  • 相比于历史上种种文艺本质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有一个重要维度,即从社会关系角度认知文艺。习近平文艺思想认为,我们的文艺只有紧紧围绕人民,彰显中国精神,才不会失魂、失语、失声,才能有血有肉、风骨凛然、气韵生动、鼓舞人心。只有在人…[详细]
  • 《花木兰》到《妖猫传》,当“讲述中国故事”不只是对中国电影创作者构成吸引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就不独是中国创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故事新编,谁动了经典这块奶酪。[详细]
  • 2018年03月23日文艺高峰如何铸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习近平文艺思想以总结中国文艺光辉成就和比照世界文艺发展经验的宏阔眼光,精辟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详细]
  • 衡量文学评论的标准多种多样,但“学术”及“学术性”,是更纯粹、更严苛、更高深的一种。面对文学评论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流弊,特别需要重提文学评论的学术性问题,强化评论家的学术意识,提升文学评论的学术性,使文学评论真正回归学…[详细]
  • 我们期待和呼唤史诗性文学作品出现。这在根本上是由于,我们正身处一个史诗般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详细]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凝聚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共349张图片/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