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山东大学公开课: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
[第5集] 倡导“兼爱”的墨子
本节内容: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讲“仁爱”,即建立在亲子血缘基础之上的亲情之爱,其表现形态为爱而有别、爱有差等;墨子讲“兼爱”,即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人类之爱,其表现形态为爱而有兼、爱无差等。从人格理想的要求看,孟子虽然在表面上痛斥墨子以维护儒学,而他的“性善”理论却恰恰处在由孔子的“仁学”向墨子的“兼爱”相过渡的逻辑中介上。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讲,孔子的“仁爱”维护了周代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因而在政治行为上,他反对“僭越”、主张“正名”,要求严格划定“君子”和“小人”、“上智”与“下愚”的界限。他而墨子的“兼爱”则正是要消除这种嫡庶亲疏观念、礼乐等级制度,因而代表了新兴的社会政治意识。从“仁爱”与“尊尊”出发,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主张上下有等、君臣有别;从“兼爱”与“尚贤”出发,墨子则强调“上同而不下比”(《墨子·尚同》),主张上下同心、君臣一志。与上述伦理、政治思想相关,儒、墨两家在社会理想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